干货丨什么是返工?什么是返修?应该怎么做?

返工、返修是对不合格品的一种常见的处置手段。 在IATF16949标准里,它提出了非常多的一些具体的要求,反而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做了。 今天就和大家拆解,返工、返修应该做到哪些事情?

 

 

大家都知道,返工、返修是对不合格品的一种常见的处置手段。 在IATF16949标准里,它提出了非常多的一些具体的要求,反而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做了。 今天就和大家拆解,返工、返修应该做到哪些事情?

一、返工/返修  定义与区别

返工、返修的定义和区别联系是什么? 用一张简图,清楚地给大家呈现返工、返修它们的联系和区别。

 

 

 

都是针对不合格品进行这种再次的处理,那么它们的相同点上就体现在“返”字上面 那么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? 区别在于它们第二个字上, 返工的“工”和返修的“修” 这个字

 

我们先来看一下ISO9000《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》中对于返工和返修的定义:

 

【3.12.8返工(rework)

为使不合格(3.6.9)产品(3.7.6)或服务(3.7.7)符合要求(3.6.4)而对其采取的措施注: 返工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某些部分。

 

【3.12.9返修(repair)

为使不合格(3.6.9)产品(3.7.6)或服务(3.7.7)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。

注1: 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成功返修未必能使产品符合要求(3.6.4)。 返修可能需要连同让步(3.12.5)

注2: 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或服务,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,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。

注3: 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某些部分。

 

从这个定义里面应该能够看出来,它们之间的一些不一样,一个是要满足要求,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,一个仅仅是达到预期,一个是使用。

 

从上面图示内容我们可以看出, 针对于不合格品,我们进行再次处置,使不合格品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,成为合格品,那么这个过程就叫做返工 。 而 返修是针对不合格品,我们再次处置以后,使它能够达到这种使用的状态,但实际上它还是不合格品。

 

举例说明:

 

比如说我们机加工一个孔,加工以后发现孔小了,这会儿我们应该怎么办? 我们一般会再调整一下刀具,再调整一下设备,再进行一次加工,使它这个孔径满足尺寸的要求。 那么这个孔的加工经过返工以后,经过再处理以后,就成为合格品了,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返工的过程。

 

那还是机加工这样的一个孔,如果我们刀具没有选对,孔直接加工大了,这会儿比如说有经验丰富的人员一看,这个孔能修,装一个这种镶件,再加工一遍。 那么最后的尺寸虽然合格了,但是它其实已经改变了原始的设计状态,改变了这种孔径处的这样的材质了,仅有可能是为了满足使用要求,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技术状态了,这种就是返修。

 

所以说返修的重点是在这个“修”字上,也就是体现出维修、修理这样的一个过程。 那么返修后的产品它是能使用的不合格品,我总结的是,能使用的不合格品,所以常常也会伴随着不合格品控制中另一个词“让步接收”来共同地使用。 让步接收就是降低接收标准来接收这种不合格的产品。

 

二、IATF16949标准中“返工/返修”条款对比

在原来的ISO/TS16949标准里,并没有这么清晰地去区分返工和返修,它仅提到返工,提到的这一个标准的要求也很笼统,不像新版IATF16949标准这么具体,它仅是提到了,在返工以后,需要进行再次地确认验证,形成作业指导书,且便于得到和使用,这是老标准中的要求。 那么在新的标准中,它对于返工、返修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一些要求。

 

 

把返工和返修的新标准的条款,以这样横向对比的方式展示在这里,能够直观地给大家展示出来返工、返修它标准要求的异同点。

 

针对各个条款,我们逐一进行解读。

 

第一条

对于返工和返修都要有风险的分析,强调这种风险的思维和对风险的控制 。 推荐采用FMEA的方法,这样要求我们不能直接上来就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,我们应该在前期的设计策划阶段,就要对返工、返修的风险加以识别并加以控制。

第二条

对于返工产品,如果顾客有要求,我们要得到顾客的批准 ,这是什么意思? 就是提供了一个开口给组织,如果顾客没有具体的返工要求,那么对于产品的返工,组织可以自行进行处理。

 

为什么? 因为返工的产品它对于顾客来说,风险相对要低。 虽然在组织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格品,但是组织自己检查出来以后,对它进行再次处理,使之成为这种合格品。 那么我们可能就不需要再麻烦通知顾客了,因为它已经是这种合格品了,不会对顾客造成影响。

 

对于 返修 ,标准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,堵住了供方自行安排返修的这种可能。 因为返修以后的产品它仍然是不合格品,对于顾客来说,它是有风险的。 所以要求组织在返修之前,要通知顾客,得到顾客的同意,而且非常强调,要获得顾客书面形式的对于返修产品的一个授权。

 

大家要特别地注意, 在组织进行返修之前,要得到顾客的书面的授权 。 这里要求提的是非常严谨和具体的。 但后来IATF又发现这可能也有问题,生产制造这么多工序,要是每个环节的返工、返修都要向顾客打报告申请,整车厂比如说顾客的供方管理人员也别干别的了,天天要评估这些问题也就够了。

 

所以后来他们在2017年10月27号IATF官网上又发布了第一版的FAQ,也就是问题的回答,其中第11个问题就是对不合格品处置的一个问题的回答,里面提到了这种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是应用于零部件,还是中间的这种半成品、分总成,还是最终的产品。 官方的回答是说, 适用于经过顾客生产件批准过程,并且发运给顾客的产品,需要按照标准的返工和返修的要求实施

 

这其实在说明, 供方对顾客提供产品会产生影响时、有风险时,供方需要通知顾客 。 与顾客当初批准的状态不符的时候,顾客批准的这些产品,当然是顾客要重点关注的这些过程尺寸特性、过程特性或者说最终产品,它是有风险的,顾客需要这些产品进行批准。

 

所以,当供方的返工、返修如果涉及到了这些当初批准的状态的一个改变的时候,供方就要按照这个标准的要求来执行。 如果我们中间的一些半成品,如果它不造成最后输出给顾客的产品的不符合,那可能组织就有权利进行自行地处理。

 

第三条

需要编制控制计划或者相关的文件,建立返工、返修的确认过程 。 而返工还特别强调了,返工的产品要符合原始的规范要求。 就是说对这种返工以后的产品,要按照原来的这种技术状态、技术要求进行检查,确认它达到合格品的状态。

 

那么返修,因为我们说返修要达到可以使用的状态,所以虽然也要经过确认,但是并没有像返工要求得那么明确、这么具体,返修的确认仅仅是去确认返修以后的产品能够被正常地使用,达到这样的一个状态就可以了。

 

第四条

组织需要制作返工和返修的作业指导书,指导操作人员如何有效地实施 。 这里明确了要包括重新检查和追溯性的要求,也便于我们后期对这类返工、返修的产品的跟踪和追溯。

 

另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指导操作人员具体开展工作的,它不能仅保存在比如工艺人员或质量人员的电脑里,或者保存在这种档案室里,需要方便使用人员获得和使用,一般在现场要能轻易地得到,比如说粘贴在工位,或者悬挂于生产现场等等。  

 

第五条

对于返工、返修,需要有相关的记录 。 因为返工、返修的产品不能够当成正常生产的产品,那么如果出现了不合格品,我们进行了得当的处置,那么这类产品实际上虽然它被我们返工、返修以后,能够使用或者说达到正常合格品的一个状态,它也在反映我们生产制造过程是有风险的,所以我们需要记录,记录处置的过程和结果。

 

标准里还要求了,需要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和处置的方式,以及处置的日期等等,还有包括追溯性信息。

 

 

总结一下,标准中对于返工、返修提出了这样五个方面的要求。

第一项,需要进行风险的分析,推荐采用FMEA的方法。

第二项,顾客的通知和授权。

第三项,要检查确认,要进行文件化,推荐控制计划的一种形式的体现。

第四项,要有作业指导书。

第五项,要进行处置的相关记录。

 

三、返工/返修   怎么做?

1

返工/返修 FMEA

在做返工、返修FMEA之前,还有一步, 我们应该去识别哪些过程和活动能够开展返工和返修 。 有一些组织,自己内部规定了,整个的生产制造过程不允许出现返修,只允许有返工和报废,那也应该是在之前这个阶段决定的。

 

我们的质量,比如说技术、生产等人员应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小组,依据着我们产品的开发流程图和PFMEA,识别出来每个过程都会出现哪些失效,再来判断这些失效哪些可以进行返工、返修处理。

 

另外我们其实还可以参考类似产品的一个实际的表现,识别出来哪些工序过程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返工、返修的可能性,这是第一步。 这些识别出来的对象,就是作为返工、返修FMEA的分析对象 。 识别出来对象以后,就需要按照FMEA的分析方法开展风险的分析。

 

要求实施返工、返修FMEA的分析,就是要提高返工、返修的有效性,减少影响返工、返修的风险因素,那么就要分析出来,返工、返修它都会出现哪些失效模式?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失效模式出现的? 并加以控制,制定这种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也好,或者说探测的这种手段,来避免返工、返修出现这种失效模式,从而提高这种返工、返修的一个有效性。 如果大家真的掌握了FMEA的这种开发思路和方法,其实这个返工、返修FMEA开发并不难。

 

 

在返工、返修的FMEA里,首先过程步骤和功能的这一栏里,我们要识别出来,是哪个工序、哪个过程我们进行这种返工还是返修的处理,要把过程名称写在这里。

 

接下来的要求,聚焦于返工或者说返修的过程所要达到的产品的特性。 这里例子写到了,返工后的孔径尺寸要满足所有的技术要求,具体的见图纸,这就是体现出一个产品的特性——孔径尺寸。

 

潜在的失效模式就是要求的反面,我们要去多维度地考虑,这个要求、这个产品特性达不到,都有哪些的一些反面的表现? 这个地方要加以分析,要识别全返工、返修存在的这一些失效模式。 接下来再针对每一个失效模式,来考虑它的一个失效的影响以及原因的分析。 这个例子因篇幅有限,所以就把三个失效模式写在一起了。 我们真正在做的时候要注意,应该是针对每一个失效模式展开后续的分析。

 

再往后来分析的时候,失效模式它的一个影响,要从制造方面和用户的使用、功能感受方面进行分析,从而完成严重度的打分。

 

接下来又是关键的内容,我们要针对失效模式开展失效原因的分析。

 

返工、返修的失效原因跟PFMEA失效原因分析的维度是一样的,也要从人机料法环这几个维度进行分析。 例子里的一些内容描述,就是给大家一个展示。

 

这里可能需要注意,对于人的维度,我们要说,不能去考虑到人员的生产的经验不足。 那么在返工、返修里面对于人员来说,有可能会出现维修人员技能或者经验的要求,因为返工、返修有些操作可能真的需要人员的一个经验和技能来体现,如果是返工和返修的这个现实情况,我们可能就要识别出来人员的经验和人员的技能的要求,这点要注意。  

 

另外对于料这个维度,我们要去考虑的是生产制造过程里这些辅料的一些变化和影响。 完成失效原因的分析,我们进行发生度的打分以后,就要进行过程分析,我们要针对失效原因制定预防的一些手段。 针对失效原因我们要采用一些探测手段,这就是我这个表里中间这一列二类控制,是针对失效原因进行的一些探测。 第三类控制我们标准里提到了,在进行返工、返修以后,要进行再次确认的方法,我们应该在这个地方也给它确认出来。

 

当然了在生产制造过程里,有的一些返工和返修,可能它由多个步骤、多个活动来实现的。 比如说焊接,当我们焊接出现这种缺陷的时候,我们可能先要对这个缺陷部分进行清理,比如说进行打磨、进行刨削,那么处理了以后,我们再进行二次的焊接处理,最后再进行修磨、修复、打磨,可能还会有一些锤击、热处理等等的一些活动。

 

如果是相对复杂的返工、返修的过程,我们就要对其中的每一个过程活动,比如说修复、焊接和打磨,分别进行潜在失效模式的分析和控制,这一点大家要注意。

 

 

2

返工/返修 控制计划

 

对于返工、返修的控制计划里,重点要去确认好、要去制定好,再次确认方法和频率,还有样本的大小。

 

参考上图给出的案例, 来看一看我们自己实际的组织内部,我们的返工、返修的作业指导书、记录表单是不是可以有借鉴的地方。

 

比如说案例中作业指导书里,除了留出来了返工以后的标识要求,和返工以后的一个检查项目的具体的明确的要求以外,还要有返工、返修的操作的图示,关注的要点和重点,返工、返修前的准备工作,返工、返修的过程步骤等等的一些内容,我们可以进行参考。

 

在这个记录的表单里,我们可能要体现出来就是标准的要求、处置的时间、处置的数量、处置的方式,关键是要记录上可追溯性的编号。 比如说哪个批次号的哪些零件出现了问题,我们要把这个追溯性标识的信息记清楚。

 

更重要的是返工、返修以后的这种验证确认应该体现出来,但是不见得非要体现到这一个表里,我们比如说有自己的返工、返修以后的这样的一个确认表,那也可以,只要体现出标准的要求即可。

 

 

 

 
END

 

推荐阅读
 

●  资料丨实用的PFMEA现场问题确认表! 附文档下载

体系科普丨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,一文全知道! 建议收藏

干货丨IATF16949:2016特殊特性对应的条款及解读(附视频内容扩展)

基础丨体系人员需要了解的管理评审流程,你都知道吗?

●  干货丨什么是顾客特殊要求? 如何有效识别? (附视频内容扩展)

●  干货丨IATF16949:2016 标准应形成文件的22处过程,附条款说明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浏览量:0